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岑溪人远离家乡,走南闯北,艰苦打拼,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了“海纳百川力争上游”新时代梧州精神和“敢闯敢冒敢为天下先”的岑溪人秉性。为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鼓舞岑溪干部群众开拓创新、顽强拼搏,为岑溪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共岑溪市委宣传部、中共岑溪市委统战部、岑溪市工商业联合会、岑溪市融媒体中心在报刊、电视、电台、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联合推出系列报道《幸福都是奋斗岀来的——逐梦前行岑溪人》。今天,推出系列报道的第一集,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作的岑溪人——卢江。
卢江:男,1962年生,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后。现为中央组织部国家特聘专家,上海交通大学首席教授,葡萄与葡萄酒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葡萄与葡萄酒分会副会长;国家现代农业与食品创新联盟副会长;中国农学会葡萄与葡萄酒分会常务理事;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第一章 成长篇
1962年12月2日,卢江出生在南渡镇西兰村山脚村,当时谁也不会想到,手掌上的这个小娃娃长大后竟然会走出岑溪、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七年后,在父母的悉心照顾下,卢江进入了南渡西兰村新丰小学开始了读书生涯,得益于家庭的因素以及自身的勤奋,上学后的卢江各门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并一路保持到高中阶段。在南渡中学读完高中后,刚好碰上文化大革命结束恢复高考,16岁的卢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原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和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就读作物学专业,成为岑溪文革后首批大学生。四年的大学时光,让从小山村里走出来的卢江大开眼界,接触了从来没有听见过的新鲜学科,并在学术研究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1982年本科毕业后,卢江选择了留校工作,分配到了“两院”下属的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工作。1986年赴英国里丁大学攻读植物遗传育种博士学位,1990年获博士学位后到美国常青藤名校康奈尔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92年,博士后研究课题结束后,卢江博士受聘为佛罗里达农工大学助理教授,从事葡萄遗传育种工作,从此把葡萄资源育种和遗传机理作为一个研究的主线。1997年晋升为副教授,同时批准为终身教授,2002年升为正教授。在海外工作期间,卢江博士曾担任北美葡萄育种学会主席、国际葡萄遗传育种大会组会、杰出国际园艺学家评审委员会主席等学术职务。2010年作为海外最高层次人才入选国家特聘专家,先在中国农业大学工作,后引受聘为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冠名”讲席教授,创建上海交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研究中心。
第二章 创业篇
2020年9月18日,我们不远千里来到了上海,并在上海交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研究中心的葡萄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见到了卢江,他正在指导当地的种植户如何养护这些葡萄新品种。
上海交通大学首席教授 卢江:“现在我站在这里就是上海市的城市果园,这个城市果园是跟我们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的,这是我们试验基地、新品种试验基地。你看到这个葡萄叫圆叶葡萄,下面这个品种是基于,红的是圆叶葡萄下一个品种叫‘阿拉紫’,这些品种是从国外逐步引进来到中国的,在南方地区试种栽培,那么这个品种的最大优点就是它非常抗病,不用打药。”
种植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每次遇到问题,我们两个老师都亲自到我们基地,来给我们一些指导和解决方案,在他指导之下我们结合自己种植的经验,已经把葡萄种得非常非常棒,以及走向了商品化。”
卢江所说的圆叶葡萄,正是他所带领的团队开展的其中一项研究。卢江教授长期致力于葡萄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和综合利用、葡萄新品种选育、分子育种技术研发、基因组和生物信息学、病原菌与植物寄主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在他的带领下,团队首先完成了葡萄霜霉病菌全基因组的测序及组装,获得葡萄霜霉病菌与寄主互作的效应蛋白候选基因及葡萄抗霜霉病基因一批,部分明晰霜霉病菌致病和葡萄抗病的分子机制;收集保存世界范围内的葡萄核心种质资源近300份,初步阐明各葡萄种群间的进化关系;建立了快速高效的葡萄基因工程育种体系,开发葡萄重要性状分子标记1批;这些技术和产品,分别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多项,审认定葡萄品种一批。
上海交通大学首席教授 卢江:“在后面两位学生博士生,他们在做一个霜霉菌接种在葡萄上的研究,这个研究主要是关于葡萄的霜霉病。葡萄霜霉病是葡萄最主要的病害,我们在南方地区潮湿比较热,就很容易长霜霉病,要是不抗病的品种,那么种在田里面就很容易得霜霉病,得霜霉病以后,它叶子就会枯萎、落叶,嫩芽也不能继续生长,就没产量,或者基本都不能种,所以在南方地区种植葡萄,那么最大的限制因子限制因素就是葡萄霜霉病。”
目前,卢江教授及所领导的团队主要从事葡萄遗传育种及全产业链相关技术向产业转化的工作。研究领域包括通过传统与分子育种相结合的手段,用基因组学及信息生物学技术,通过不同种群葡萄的比较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研究,挖掘与葡萄生长、抗性、果实品质及加工相关的重要性状基因,对这些与生产、抗性及品质有关的重要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验证;通过开发分子标记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种技术,提高选择的效率及准确性,以加快新品种培育的进程,缩短育成新品种所需的年限。同时探讨解析病原菌与寄主互作的分子机制,以期找到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新方法、新手段。
上海交通大学首席教授 卢江:“我们习总书记不是说,我们的饭碗要端在中国人手里,意思就是说从种子开始就应该有我们自己品种,有我们自己产权。像我育种的一个方向就想培育保持高品质还要更加抗病的品种,比如说可以减少或者甚至是不使用农药,种植的一个葡萄,那这样一个是生产的成本也可以降低,同时更重要的一个就是保护环境。”
目前我国主栽的葡萄品种基本上是国外引进的,除了不能完全适应我国丰富多样的气候土壤特点外,还将面临知识产权的挑战。在技术层面,为缩短育种年限,加快育种进程,卢江的实验室已建立并在不断完善葡萄分子育种平台,开发出几百个分子标记;已建成葡萄功能基因验证平台,对葡萄抗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的解析,研究手段及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这些育种方法、技术平台的建立,正在对我国葡萄育种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章 故乡情
做为一个在外闯荡的岑溪人,卢江教授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成为了我们岑溪人民的骄傲。说到家乡岑溪,卢江是满满的家乡情怀。
上海交通大学首席教授 卢江:“我对岑溪最深刻的地方就是我老家那个西兰村,我住那个村里面那个小村落,我们叫山脚。我从小在那里长大,前面有一个河和这个山,那个山水对我们的印象一直是非常的深刻。小的时候上学,一出门看到对面的一座高山。后来离开岑溪以后,那么到外面才看到还有这么平原的地方,一望无际的地方。”
家乡的一山一水,家乡的父老乡亲,还有家乡的美味,都是卢江怀念和留恋的地方。每年逢年过节,卢江都会抽空回到岑溪与家人一起团聚,看望家里的老母亲,品味本地的美味,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岑溪发生的巨大变化。
上海交通大学首席教授 卢江:“岑溪美食很多,一有机会我就自己做,有机会回家探亲就很想吃岑溪的美食,我最喜欢吃岑溪的美食就是豆腐酿,是我比较喜欢吃,然后岑溪的一个菜,叫苦麦菜是我印象很深的,一有机会就去吃。”
经过多年的努力,卢江从岑溪的一个小山村走向了世界,带着岑溪人的精神和闯劲,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了“海纳百川力争上游”新时代梧州精神和“敢闯敢冒敢为天下先”的岑溪人秉性。
上海交通大学首席教授 卢江:“岑溪给我的烙印我觉得就有几方面吧,一方面就是说岑溪人做事还是非常刻苦,我接触的岑溪人就是这样子有刻苦耐劳精神。我认为岑溪人还是很聪明,首先是刻苦,愿意努力。然后岑溪人还有一定的闯劲,愿意闯。”
今年是岑溪撤县设市25周年,远在外地的工作卢江也通过电视给全市人民带来祝福和加油。
上海交通大学首席教授 卢江:“岑溪的各位父老乡亲,大家好,我叫卢江,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作,今年是岑溪撤县设市25周年,在岑溪人民喜庆共兴这个日子里,我祝福岑溪人民生活愉快,家庭幸福,也祝福岑溪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绩,岑溪加油。”
[结尾导语]在卢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敢闯敢冒敢为天下先”的岑溪人秉性正在发扬光大,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种精神将会在我们每个岑溪人的身上传承发扬下去,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把岑溪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更加繁荣昌盛。
记者:陈燕 陈永湘 黄冕
编辑:黎林青(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