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垌镇塘坡村村民李远健在2016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不想当贫困户,更不想被贫困撂倒。在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帮助下,他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生活慢慢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终于在2019年年底正式脱贫。下面我们去睇睇他是怎样脱贫的。
8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距离糯垌镇区不远的塘坡村探访李远健时,他正在半山坡上打理他的板栗树,虽然烈日当空,令李远健额头布满了汗水,但这些饱满翠绿的板栗却是让李远健一家走上脱贫路的“摇钱树”。
糯垌镇塘坡村脱贫户 李远健:“(现在)种有二十多亩,它耐寒,生长期长,管理方便,在我们这里来说一般都有(每斤)七八元上下。”
目前,李远健除了种植有板栗外,还种植有砂糖橘和香蕉等作物,同时还开始试养鱼,一家人的生活正朝着脱贫致富的方向迈进。而在4年前,李远健一家还深陷在贫困的泥潭之中,当时李远健年迈的母亲因患慢性病长期卧床,需要李远健在家照顾,因此无法外出务工,而当时他的三个孩子也正在读书,老人家的药费、三个子女的学费和一家人的支出仅靠其妻子黎振英打工收入来苦苦支撑,提起当年的苦,李远健仍然深有感触。
糯垌镇塘坡村脱贫户 李远健:“当时我(家)有六个人,老母亲也有慢性病,几个小孩要读书,我自己也要帮照顾老母亲。”
2016年,糯垌镇以及塘坡村的干部入户开展精准识别工作时,了解到李远健家的情况,尤其他家里面临着3个小孩因没钱读书而辍学的困境时,镇党委、政府将其精准识别为贫困户,并帮助他通过帮扶政策来解决子女读书的问题。
糯垌镇塘坡村党支部书记 林勇光:“现在他读书的(子女)通过雨露计划和教育的补贴,一年都减轻了大概五千元左右(负担),他的(大)女儿已经毕业了,她现在在岑溪也有工作了。”
扶贫帮扶政策的落地到户到人,为李远健家减轻了一部分负担,也让他有了更多信心和时间去发展产业。2017年,在了解到种植板栗的前景后,他通过申请扶贫贴息贷款,开始在离家不远的山坡上种植了20多亩的板栗林,再加上后来种植的0.5亩砂糖桔和1亩香蕉以及大女儿工作后的收入,截止2019年底脱贫双认定时,李远健一家年人均纯收入约10000元/人,经过评定符合脱贫标准,成功脱贫摘帽。
糯垌镇塘坡村第一书记 谢永靖:“我们村的李远健(曾经)是我们村的贫困户,他未脱贫之前主要是依靠我们党的政策扶持,比如低保、雨露计划、产业奖补等。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已经于2019年顺利脱贫,在产业发展过程当中,他还带动了周边的贫困户致富脱贫。”
李远健在脱贫致富后,没有忘记党和政府对他的帮助。在听到村委会邀请他担任本村的致富带头人时,他没有半点推脱,而是主动担当、作为,带领3位贫困户一起发展产业,年均为3位贫困户增收1000元以上。
糯垌镇塘坡村第一书记 谢永靖:“我们村一共有104户是贫困户,到去年为止已经脱贫了102户,到今年只剩下两户三人还没有脱贫,预计今年可以顺利脱贫。”
记者:朱兆佳 实习生:袁浩淋
编辑:黎林青(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