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隆镇那蓬村村民林镇明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虽被认定为贫困户,但他不愿“等、靠、要”,决心稳扎稳打,用心做人、做事,用勤劳脱贫致富,最终通过发展生猪养殖顺利摘掉贫困的“帽子”,让一贫如洗的困境成为历史。
林镇明家里有3个孩子读书,妻子外出打工,他在家务农,微薄的收入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是个典型的因学致贫家庭。当时,林镇明多次创业,结果都不尽人意,亏了不少钱,加上供养四个儿女经济压力大,而小女儿年幼时因车祸落下残疾,小儿子在2016年因脑瘫去世,种种的不幸让这个本就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大隆镇那蓬村脱贫户 林镇明:“生活最艰难的阶段就是小女儿当时出车祸被碾到了双脚的时候,本身经济方面基本上已经没有积蓄了,甚至还欠有一些债,一方面要照顾她,另一方面你不能够做其他工作。”
陷入困境,林镇明并没有因此放弃,依然勤勤恳恳地劳作。与此同时,在了解到林镇明的家庭困难后,大隆镇党委政府坚持“扶贫先扶志”,积极引导林镇明利用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帮助他申请小额信贷作为产业发展资金,来摸索养殖猪苗贩卖的致富路。
大隆镇那蓬村脱贫户 林镇明:“在之前养猪的时候一直因为资金的问题,都没办法发展的更好,自从得到了政府的帮助,好了很多了。当时我已经开始卖猪饲料了,卖猪饲料的时候兼顾养猪就比较搭配,很感谢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
在坚定发展养猪业后,林镇明通过购买相关书籍刻苦学习养猪知识,向书本请教,向镇兽医站的专业技术人员虚心学习,每天按时观察猪苗的生长情况,并做好猪苗生长记录,总结出一套过硬的防疾技术和养殖技术。据统计,从2015年到2019年7月,林镇明共出栏肉猪和猪苗1800多头,实现家庭收入20万多元,家庭人均年收0.81万元。2017年11月林镇明成功脱贫,重新打开了新生活的大门。
大隆镇那蓬村第一书记 宋君林:“他今年得到了产业奖补是最高的4500元,可以说他已经从一个贫困户到做为一个致富带头人的一个转变。”
一切都在慢慢好起来,林镇明一家所住的房子也由原来危改房加建成了三层小洋楼,客厅也用起了50寸液晶大彩电,孩子们都顺利完成了学业,有了自己的工作。不仅如此,在自己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同时,他还不忘反哺乡邻,带领大家一起养猪致富,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大隆镇那蓬村预脱贫户 梁维平:“阿明(林镇明)指导我们(养猪)都赚了一些钱,现在我们要更加努力,脱贫就要努力一些,做好一些,今年准备脱贫。”
大隆镇那蓬村第一书记 宋君林:“通过致富带头人林镇明来带动我们其他的贫困户,重振他们养猪的信心。今年养猪市场的行情比较好,他带动了我们村有四户贫困户搞起了种猪养殖的行业,今年是收官之年,我对我们村今年整体脱贫很有信心的。”
记者:林观石 实习生:陈浩行 袁浩淋 通讯员:余莉冰
编辑:黎林青(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