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隆镇那蓬村,很多人都会首先想起我们前段时间播出过的香芋南瓜。但是在大隆镇那蓬村除了有人种植香芋南瓜,还有人养殖巴马香猪啵,我们一齐去睇睇。
今年六十多岁的张金全是大隆镇那蓬村人,退休之前一直在南宁工作,是一名大学教师。不少在城市工作的人,退休后都会选择留在打拼了半辈子的城市养老,但是张金全不一样,他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远离城市喧嚣,过上安静的农村生活。
大隆镇那蓬村退休教师 张金全:(做)教师近四十年了,应该是(一九)八二年毕业到(二零)一三年,我以前在南宁市广播电视大学(任教)。退休了总要做些事吧,就是这么想的,就是说退休了总要做些事,做事可以去其他地方做也可以在南宁做,我家是这里的,叶落归根,所以我回岑溪大隆镇。
退休后的张金全闲不下来,利用自家闲置的土地建起了养殖场饲养巴马香猪,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巴马香猪来源于土猪,源产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外貌清秀,个体矮、小、短、圆,性野早熟,外貌颜色特征主要表现为两头黑、中间白,部分个体背腰部稍带黑斑,额头有白线或倒三角型白斑,俗称“两头乌”、“芭蕉猪”。
巴马香猪的猪肉皮薄肉细,酮体瘦肉多,肌肉鲜红。肌纤维细嫩,脂肪洁白,味美甘香,营养丰富。烹饪时不添加任何佐料也能香味扑鼻,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
大隆镇那蓬村退休教师 张金全:巴马香猪,顾名思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它的一个特点就是香,但是,我吃(巴马香猪肉)的看法是不只“香”字这么简单,它也有肥肉,有的养得肥的也比较肥,但是它的肥肉吃起来不会说有油,叫做肥而不腻,再有就是猪皮比较脆。
巴马香猪的肉质鲜美,跟喂养的粮食是息息相关的,张金全在喂食巴马香猪方面就有自己独到的经验。
大隆镇那蓬村退休教师张金全:主要是喂青草或者粮食,麦麸之类。这些草,叫皇竹草,猪比较爱吃,比较甜,一棵草至少可以喂一头猪,有些长得好的一棵草够三头猪吃。
巴马香猪相较于其他的猪种,抗病能力极强,这为张金全省了不少的功夫。
大隆镇那蓬村退休教师 张金全:巴马香猪的特点是抗病毒能力强,耐粗饲,所以说基本上都没有什么病,猪仔生出来,没有这些癞痢、拉泄。如果预防的好,就是说勤打扫啊,经常消毒啊,(这种情况)就很少发生。
张金全从2013年退休至今,张金全的子女一直不支持他回乡养猪,希望他继续留在南宁养老,毕竟农村条件比不上城市,家人不希望他太辛苦。
大隆镇那蓬村退休教师 张金全:我回来这里养猪,子女不是很支持。我是这里的人,这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有好朋友,也有发小,(在一起)比较高兴,所以我不打算回南宁生活。
虽然家人不支持,张金全依旧坚持自己的养猪事业,为的只是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养殖初期,张金全的养殖场规模不小,里里外外都是张金全一个人打理,他便叫来了自己的妹妹帮忙。
如今,养殖场的工作量已经让年龄逐渐增大的张金全开始感到力不从心了。
大隆镇那蓬村退休教师张金全:接下来猪继续养,但是规模不打算发展,因为销量,市场是需要努力打开才可以,又养猪又打开市场就没有这么多精力,所以猪保持十几头母猪,然后主要再种一些花草之类的,休闲一点。
张金全的养殖基地中间就是一个凉亭,他憧憬着等四周种上花草之后,再把凉亭修葺,将其命名为“桃花岛”。凉亭中有桌椅,平时张金全可以约上三五好友在凉亭里边闲聊、乘凉,也可以在凉亭里边吃饭。
大隆镇那蓬村退休教师张金全:我的养殖场过段时间不一定在这里养猪,四周种花,这里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花园,大概等高速公路开通以后,全部改为种花草。
编辑:覃孔昌